天宝五年(746年),唐朝发生了震动整个朝廷的大事件。刑部尚书韦坚和河西节度使皇甫惟明因涉嫌“规立太子”而被处死,韦家许多亲戚子弟或遭处决,或被流放,连宰相李适之也遭到贬职。而作为事件中心人物的太子李亨,为了与此事保持距离,最终决定与太子妃韦氏离婚。这起事件通常被认为是李林甫为了打击太子派势力所制造的冤案,也是李林甫在政治斗争中的一次彻底胜利。但实际上,事情的真相远非如此。最大的获利者并不是李林甫,而是唐玄宗。
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事件,我们需要先梳理一下李林甫与太子派之间复杂的恩怨纠葛。
韦坚:李林甫的最大威胁
韦坚出身显赫,他有一位姐姐嫁给了薛王李隆业(唐玄宗的弟弟),还有一位妹妹是太子李亨的太子妃,并为李亨生育了二子二女。韦坚的妻子是姜皎的女儿,而姜皎与唐玄宗有着深厚的私人关系。李林甫恰好是姜皎的外甥,因此他与韦坚之间有着较为紧密的亲缘关系。两人一度亲如兄弟,经常一起谈笑风生,除了妻子问题,其他方面相处和谐。
展开剩余84%然而,这段关系的裂痕出现在天宝元年。那一年,韦坚担任陕郡太守和水陆转运使,修建了一条从永丰仓到长安的漕渠,并在广运潭举行了盛大的庆典。唐玄宗亲自来到望春楼观看,广运潭上停泊了二百多艘漕运船,船上装载着稻米和当地特产,船工们穿着民族服饰,唱着《得宝歌》,百余名歌女随声合唱。唐玄宗被这场景深深打动,立即盛赞韦坚,并赏赐了他一系列官职。
韦坚为江南、关东和关中的漕运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,这让他在朝中声望迅速上升,成为了宰相的有力候选人。更为重要的是,他不仅填补了国库,还帮助唐玄宗加强了自己的私人金库,这已经是当时朝野皆知的秘密。因此,韦坚不仅在民间积累了声望,也深得皇帝的青睐。
李林甫显然感到威胁,因为他一向排斥那些有才之人,尤其是那些敢于与他争权的官员。韦坚不仅能力出众,还有着强大的支持力量,这让李林甫无法忍受。更让他心生不满的是,韦坚与李适之关系密切。李适之是李世民的曾孙、废太子李承乾的孙子,血统尊贵且极具才华,一直暗中试图推翻李林甫的统治。
如果韦坚能够成为宰相,再加上李适之的支持,李林甫的权力将岌岌可危。因此,韦坚从李林甫的朋友变成了他必须铲除的敌人。
皇甫惟明:挑战李林甫的权力
在李林甫与韦坚关系日益紧张之际,河西节度使皇甫惟明公开在唐玄宗面前揭露了李林甫的专权问题。皇甫惟明长期驻守边疆,屡次打败吐蕃入侵。天宝元年和二年,他成功占领了吐蕃的重镇洪济城,尽管在攻打石堡城时遭遇失败,唐玄宗并未因此责怪他,反而赏识他的军事才能,任命他为陇右、河西两镇的节度使。
天宝五年,皇甫惟明回京述职时,借机在唐玄宗面前公开批评李林甫,建议让韦坚取代李林甫。唐玄宗虽然没有直接表态,但显然对于这种公开挑战宰相的行为感到不悦。
尽管皇甫惟明与韦坚的关系并不隐秘,但李林甫并未立即采取行动。然而,皇甫惟明的公开挑战引起了李林甫的警觉,他迅速派人盯上了皇甫惟明。
在一个热闹的正月十五之夜,长安街头聚集了众多市民,皇甫惟明和韦坚在街上偶遇,随后一同前往景龙道观畅饮。这一幕被李林甫的人密切监视,并迅速上报给了李林甫。第二天,便有人向唐玄宗上奏弹劾书,指控韦坚和皇甫惟明有私下密谋,意图支持太子。尽管唐玄宗起初存疑,但最终决定展开调查,弹劾最终成立。
太子李亨:李林甫的最大痛点
李林甫无疑将太子李亨视为自己最大的威胁。虽然李亨一直低调谨慎,始终保持低调,但他始终是李林甫无法容忍的存在。李林甫当初急于寻求权力,投靠武惠妃,希望借助李琩的太子之位来巩固自己的地位。然而,最终李亨出乎意料地被立为太子,这彻底打破了李林甫的计划。
李林甫因得罪了太子,深知自己再也没有退路。因此,他开始采取极端手段,始终在寻找打击李亨的机会。有一次,他甚至提议废除李亨,改立长子李琮为太子。李琮幼年时因意外严重毁容,显然不可能继位。然而,李林甫这一提议,表面上与太子之位无关,但实际上他是通过将皇甫惟明和韦坚与太子联系在一起,从而使得李亨成为了这场事件的核心人物。
唐玄宗对太子始终保持戒心,但他对李林甫的野心也有所察觉。因此,唐玄宗在这一权力斗争中采取了一种微妙的策略,既要控制太子的势力,又要压制李林甫的权力。通过这次事件,唐玄宗既打压了李林甫,又展示了自己对朝政的掌控。
李林甫:权力的背后
李林甫深知自己在唐玄宗面前的角色,虽然他在权力斗争中谋取了利益,但始终未能成为真正的赢家。通过对韦坚和皇甫惟明的打击,李林甫取得了短期的胜利,但这种胜利注定是有毒的。
韦坚:急功近利,错失良机
韦坚本有着巨大的潜力,但他急功近利且误判了局势,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剧。尽管他为唐朝漕运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,但他未能洞察唐玄宗的政治意图,错失了成为宰相的机会。
皇甫惟明:莽撞无知
皇甫惟明是典型的莽撞型人物,缺乏足够的政治智慧。他不仅自己失去了机会,还导致了韦坚和李亨的遭遇。
李亨:明智的隐忍
尽管李亨看似被动,但他始终保持冷静,懂得如何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持自己的地位。与太子妃离婚实际上是他对唐玄宗表明立场的方式。李亨的隐忍和低调策略最终帮助他稳住了太子之位。
发布于:天津市